“
尘封多年的章江晓渡重建竣工,这件花小钱办大事的惠民工程,成为展现豫章大地源远流长江河文化的崭新窗口。
”
作者 | 王浩波
题图 | 滕王阁一角
在老南昌城的章江门外,有一处章江渡口。这个渡口曾是南昌繁华之地,一度冠盖相望,商贾云集。章江晓渡也被列为豫章十景之一。
2025年元旦,一度湮灭的章江晓渡重建竣工。这一饱含历史沧桑的文化符号“活”起来了,唤起了岁月乡愁,唤醒了历史记忆。让我们拨开历史的烟云,走近章江晓渡的前世今生。
章江晓渡。
古渡沧桑忆往事
南昌地处赣江、抚河、鄱阳湖交汇处,“襟三江而带五湖”。大江大湖气象万千,造就了南昌独特的地形地貌。所谓“七门九州十八坡,三湖九津通赣鄱”,形象地描绘了南昌的独特气质。
历史上,南昌因水而兴,赣江两岸码头、渡口密布。民国时期,南昌沿抚河、赣江有36个码头渡口,有“一寸水岸一寸金”的说法。
地处滕王阁北侧章江门外的章江渡口,有一千多年历史。这里水面开阔,水流平缓,曾是水路入南昌城的必经之处,因此,章江渡口成为当时赣江水运枢纽中心和商业物流中心。又由于渡口距城内衙署较近,大小官员多在此弃舟登岸,民谚称之为“接官送府章江门”。
旧日章江门外,每当晨曦初露,江面波光粼粼,樯橹如林;章江渡口冠盖相望,商贾云集。清晨的渡口,是出行的起点,也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意境。
明代诗人曾启写下《章江晓渡》一诗:“月落西山欲曙天,渡头人语古城边。钟声杳霭临江戍,帆影参差隔浦船。几处蘼芜深夕露,万家杨柳躲晴烟。年年过客频来往,谁复东流叹逝川。”诗文细腻描绘了章江门渡口的晨景,犹如一幅宁静淡雅、生机勃勃的山水风情画。“章江晓渡”由此得名。
“渡口和帆落,城边带角收。”与渡口相伴相生的是跑江湖的船老大和水手。这些江湖客聚居章江渡口附近,逐渐形成了市井生活气息极浓的街区——大士院。江湖多艰险,烟火抚人心,章江渡口和大士院,共同讲述着艰辛的江湖故事。
20世纪30年代,南浔铁路的终点设在牛行车站,人员货物进入南昌,仍要通过章江渡口。1937年中正大桥(八一大桥前身)通车,大桥取代舟渡。新中国成立后,随着公路、铁路交通的蓬勃发展,以及旧城改造的推进,章江渡口渐渐湮灭,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。
滕王阁夜景。
古渡旧貌换新颜
2023年10月,南昌市正式提出实施滕王阁北扩工程,推进八一大桥至滕王阁沿线滨江风光带建设,加快滕王阁景区北延扩容,实现“还江于民、还岸于民、还景于民”。
规划片区定位为“滕阁古韵北大门,章江晓渡新景点”,总面积约12.5公顷,分为北园、南园、东园三片。其中,北园主要进行环境提升与设施再利用;南园结合游船码头、仿古墙修复,观江游廊建设和叠山路口改造等,打造滨江景观;东园则活化利用八一大桥下公园设施,改造现有公交停车场为旅游服务停车场。
沧浪之水越千年,唐风宋韵今犹在。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,滕王阁北扩工程竣工,与滕王阁景区连为一体。赣江边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群延绵3公里,宛如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。
作为滕王阁北扩工程的重点,换装升级的章江晓渡也迎来新生,昔日杂草丛生的弃置荒地涅槃重生,既保持了古朴典雅的历史风貌,又能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。章江晓渡开放之日,即成为南昌新的网红打卡地。
重建章江晓渡是历史文脉的新延续。严格把控新建仿古建筑的彩绘标准,打造仿古形制的观江连廊,使得章江晓渡和滕王阁景区融为一体。景区共建造了6栋仿古建筑,精心设计的汉白玉栏杆上雕刻着“豫章十景”。章江晓渡有一面44米长的灯笼墙,每个灯笼点亮一个字,将《滕王阁序》点亮在整面灯笼墙上。灯笼墙气势恢宏,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拍照留念的打卡点。
重建章江晓渡是文旅场景的新谋划。章江晓渡景区内楼阁、步道、江面连通,南边通过章江门可进入滕王阁,东边通过天桥与大士院网红街区相连,西边直通八一大桥、南昌港。将滕王阁景区、八一大桥、大士院、胜利路、中山路等商圈串联,构建出一个崭新的文旅场景,成为citywalk的黄金路线。
重建章江晓渡是历史记忆的新构建。南昌是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章江晓渡虽然湮灭在历史进程中,但留下了许多承载历史记忆的诗词传说。遗存的名胜古迹是历史文化,无形的诗词传说同样是历史文化。章江晓渡的重建,不仅是对古迹的修复,更是对一段历史的再现,一种文化的传承。
夜色滕王阁。
千古江河入我怀
赣江是江西的母亲河,全长七百多公里,水量丰沛,在南昌穿城而过。近年来,南昌高规格谋划、全方位部署,从饮用水安全、水环境保护、农业灌溉、水上航运、发展水上旅游等方面,下足了力气,做足了文章,充分展现了豫章大地源远流长的江河文化。
2024年8月,作为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部分,赣江南昌枢纽(主支)船闸正式通航。这是全省迄今投资最多、规模最大的单体水利工程。
赣江南昌枢纽不仅保障了南昌市600万市民供水安全和170万亩农田灌溉,还将赣江枯水期通航能力由1000吨级提升至3000吨级。工程建成后,枯水期赣江南昌段蓄水至14.5米黄海高程,较往年枯水期水位抬高5米至7米。
昔日秋冬赣江沙洲裸露、水面一条线的场景转变为潮平岸阔、鸥鹭翔集的景观。如今的赣江南昌段碧水泱泱,网络空间频频惊现“来南昌看海”的热词。
自2023年春节,赣江之心老官洲燃起灿若星辰的美丽烟花,南昌开启了“网红”之路。2025年春节,迎春烟花晚会长达1300米的烟花阵,创下国内之最。东风夜放花千树。节日焰火如约而至,这场视觉盛宴映红了静水流深的赣江,释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。
今年,南昌将赣江“两滩七湾”天然泳场建设项目确定为市政府2025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予以重点打造。在打造天然泳场过程中,还将科学布局阳光沙滩、疏林草地,完善周边路网及公共服务配套,引进多元多样水上运动,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扮靓“一江两岸”颜值,丰富文旅休闲资源供给。
千古江河入我怀。如何做好水文章,章江晓渡的重建,不是开始,更不是结束。章江晓渡,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。
如今,站在章江渡口,已不见昔日千帆竞渡的景象,取代的是一幅崭新迷人的一江两岸图景。傍晚时分,八一大桥上华灯初上,赣江两岸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。西边的天空斜阳未尽,澄江如练,一座城的历史源脉在静静流淌,而今日南昌发展的崭新篇章也正徐徐展开。
原标题:《章江晓渡唤醒了几多岁月乡愁》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