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9.89万元全屋整装未完成已付13万元,澎湃介入后商家退款5万

  • 资讯
  • 2025-02-25 11:20:26
  • 16

近日,消费者陈女士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“服务湃”(https://tousu.thepaper.cn)反映称,其与内蒙古美装达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总价9.89万元的全屋整装合同后,装修还未完成实际花费已超13万元,陈女士认为装修公司在装修材料等方面存在隐性消费,要求退还多出部分钱款,并按合同价格完成装修,但多次协商无果。

对此,澎湃新闻致电内蒙古美装达新材料有限公司,其工作人员称,一切行为均按合同进行,将尽量满足客户要求。

2月23日,陈女士向澎湃新闻反馈称,经协商,商家以“未达到客户满意的装修效果,退款以补偿客户”为由,决定退还5万元。目前,已达成一致。

陈女士与美装达装修公司共同签署的订购协议

装修未完成,累计支付远超合同定价

陈女士介绍,2024年9月,她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内蒙古美装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布的广告,宣称“全屋整装999元/平方米,包含灯饰、家电及卫浴产品”,因陈女士恰好有家装需求,并对商家宣传的报价十分心动,便前往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盛国际家居的展厅了解情况。

陈女士称,当时一名王姓经理带其参观样板间后承诺:“按建筑面积计算,总价98900元即可实现拎包入住。”陈女士对计价方案表示认可,双方随即签订了装修服务合同。

据陈女士提供的合同显示,双方约定全屋整装套餐优惠价为999元/平方米,总价为98900元。陈女士说,她当场支付5000元押金及80000元预付款。

然而,装修启动后陈女士很快发现问题,工人反映瓷砖、墙板等材料质量及颜色都有问题,同时她发现所有墙板以及柜子板材外包装都无产品信息。更令陈女士不满的是,实际施工开始后,工人却要求陈女士预付施工费。装修还未完成,陈女士已额外支付2万元工费、1.8万元辅材费及5000元运费。截至2025年1月,累计支付超13万元,远超合同金额。

陈女士称,她曾多次找到商家协商费用问题,要求退回多出的钱款,但均未得到明确答复。因超支问题,陈女士家中装修甚至一度暂停施工,“我当时已经不敢装了,尽管后来协商控制成本完成了装修,但又花了5万多元,严重超出了当初约定的总价,我希望商家能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价格,尽快把多出的钱退给我。”

陈女士支付5000元押金

企业回应:费用明细已提前告知客户

接到陈女士投诉后,澎湃新闻致电内蒙古美装达新材料有限公司,一工作人员表示,全屋整装价格“根据客户房产面积不同而异”,并称费用明细“已提前告知客户”,但并未对陈女士实际支付价格与合同约定总价之间的差额做出解释。

对于陈女士所称装修材料外包装无产品信息等问题,该工作人员称,所有材料均有质检报告,但以“商业原因”拒绝向记者提供。

随后,该公司另一名经理表示,公司称装修行业难以让所有客户满意,对于合理要求会尽量协商解决。对于陈女士的超支情况,公司称“已提前口头告知增项可能性”。

2月23日,陈女士向澎湃新闻反馈称,经过协商,目前商家已向她退还5万元装修款,“退款的理由是最终效果没有达到客户满意程度。”

陈女士表示,除了合同约定的总价13万元,在中途停工之后,她又增加了50000元支出,在商家退还之后,她表示认可。

目前,双方已经达成一致。

陈女士支付辅材费

对此,北京市京师(上海)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风虎称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二十条的规定,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,必须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,不得进行虚假或误导性宣传。如果商家在广告中宣称“全屋整装999元/平方米,包含灯饰、家电及卫浴产品”,但实际通过增项收费(如工费、辅材费、运费等),这可能构成虚假宣传。

此外,商家向消费者展示的样板房实际也属于其承诺的一部分,如果其提供的相关材料显著低于样板间展示的质量的,则其应当向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。律师建议消费者保留好所有相关的广告、合同、沟通记录、样板房视频照片等证据,在取证后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12315平台投诉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,也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
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