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国际 > 正文

无锡中小学创新落实“每天一节体育课”

  • 国际
  • 2024-12-21 13:31:42
  • 25
今年秋季学期开始,无锡市属、锡山区、新吴区、无锡经开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。两个月来,试点区域和学校形成了诸多亮点做法,让每天一节体育课高质量落地。 AI赋能让体育课堂智慧高效 锡山区以“智慧操场”项目建设为抓手,以数字化赋能学校体育,让校园体育插上了“数智化”翅膀。通过“教育+体育+科技”合力赋能,让学校体育“可视、可管、可控、可量”,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,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。 在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和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,体育活动实现升级。在教学楼的连廊间,学校配备了多台“AI运动打卡机”,学生可以练习立定跳远、跳绳、摸高跳、开合跳、仰卧起坐等运动,由AI系统实时监测成绩。此外,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运动需求,通过手势选项、人脸识别等方式,自主选择锻炼项目,运动成绩实时显示,日常锻炼变得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。 智慧体育项目大大提升了无锡经开区学校体育运动的氛围,让学生运动起来更有趣、便捷。依托智能跳绳设备,无锡市东绛第二实验学校将信息化平台、大数据技术与体育器材、运动科学相结合,让老师对学生的运动情况及体质健康状况有了全面、科学的了解。通过AI赋能,学生的各项运动成绩被自动统计,形成个性化运动档案和成绩报告,让体育课堂变得更“智慧”。目前,无锡经开区已在初中学段全面推广智慧体育系统,并基于课堂教学、大课间、体育教研等应用场景,不断探索AI助力体育教育的新模式。 盘活资源上好每天一节体育课 多出来的体育课上什么?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资源积极创新课堂模式和课堂内容。 无锡市江南中学采用“基础必修课+体能课+走班选项课”的“3+2”模式,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生理、心理特点,初一、初二年级学生重点安排基本运动技能训练,初三年级学生重点安排体能训练及各项球类训练,为体育中考做好充分准备。该校体育学科组还根据学科特点开设竞技理论和健康教育课,系统传授运动规则、竞技技巧、应急救护等专业知识,提升学生体育欣赏水平和身体健康素养。 江南中学各分校立足自身资源,因地制宜设置特色体育课程,形成了“一校多品”的学校体育发展新态势。江南中学通扬分校将武术纳入体育课教学,传授国家段位制教学中的二段长拳。江南中学阳光分校依托市队校办的资源优势和辐射效应,将篮球项目作为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。江南中学新城分校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体育教学资源,将中医瑰宝——八段锦引入体育课教学。 在无锡经开区,一批特色课程陆续上新。无锡经开融成实验中学在原有的每周3节基础必修课基础上,新开设1节体能课和1节武术课;无锡市融成实验小学开设了包含“十字跳”“跪投实心球”等项目的趣味田径课;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创新设计“钢铁战士”体育跨学科特色课程、“JNBA”篮球特色课…… 新吴区各校在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开发多样化体育课程的同时,结合地域文化和学校特色开发特色体育课程,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参与度。在无锡市新吴区新苑实验小学的操场上,能看到学生手持石锁,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练习。他们时而把石锁高举过头,时而低旋于腰,动作流畅有力,展现出石锁运动“高、飘、巧、稳”的特点。据悉,该校还开设围棋、武术等特色项目,以“课程超市”的形式满足不同个性孩子的成长需求,引导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并进行科学锻炼。 优化师资广开渠道 “外引内培”强师资 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,师资力量是关键问题。 无锡经开区不断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,坚持“外引内培”,一方面持续加强体育师资调配和培训,另一方面引进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优秀退役运动员、教练员、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体育教师,保障体育教学与训练高质量开展。 每周三下午,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太湖湾实验学校一年级的孩子,都会跟着教练学习网球技能。今年秋季学期起,学校聘请专业网球教练入校参与日常网球课教学。 上学期,无锡市融成观顺实验小学不少体育学科教师通过专题培训,拿到了“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体态干预师”证书。本学期,学校每周每班上一节体态干预课,分学段、分阶段开展特色活动,助力学生挺拔身姿、健康成长。 新吴区内各校充分调动各方资源,深挖才艺特长,激发教师潜能。一方面培养全科教师上好趣味体育课;另一方面通过白名单购买服务的方式,委托或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培训机构提供特色体育教学服务,补充专项体育教学与训练所需的师资。同时,新吴区鼓励探索体教融合育人新模式,丰富“小场地,大体育”的教学组织形式,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,满足学生多样化、个性化、兴趣化的发展需求。 (杨涵整理)

无锡中小学创新落实“每天一节体育课”

有话要说...